今天是:
今日天气: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政协简介
政协领导
政协要闻
调研视察
提案工作
会议纪要
社情民意
政协论坛
政协知识
书画苑
政协简介
政协机构
领导分工
政协委员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图片新闻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大事记
热点专题
政协文件
调研工作
领导视察
委员视察
视察报告
调研报告
委员提案
提案办理
常委会纪要
主席会纪要
社会调查
访贫问苦
走访慰问
发言稿
交流稿
其他
编者按
文史资料
政协知识
学习园地
书法
绘画
摄影
美图欣赏
调研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视察
>>
调研报告
>> 详细内容
关于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
作者:qdzx 更新时间:2017-12-04 点击次数:657 文章来源:佚名
为全面了解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区政协《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经济委员会组织有关政协委员,利用了为期一周的时间,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5月16日下午,区政协李金虎副主席组织经济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政协委员,一行16人,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进行集中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普华永康西咸冷冻物流”、“裕丰现代农业园区”、“红塬坊血麦食文化体验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观摩。随后在马庄办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区农林畜牧局局长梁懿汇报了全区近年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委员们根据这次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农林畜牧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追赶超越统揽全局,紧扣“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主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思路,调结构、建园区,引龙头、强主体,保安全、树品牌,提效益、促增收。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0.8亿元,同比增长6%;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21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六大主导产业。近年来,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粮、果、畜、菜、茯茶、苗木花卉“六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在粮食方面,按照“良种引路、良法跟进、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思路,多措并举,努力稳定粮食生产,2016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8.1万亩,总产5.62万吨。在果业方面,按照“调结构、优品种、增效益、提质量”的思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积极发展时令水果,淘汰老旧果园。全区水果总面积6万亩,总产9.2万吨。在畜禽养殖方面,按照“标准化养殖、良种化繁育、特色化发展”的思路,依托钓台野生珍禽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养殖示范亮点。同时以生猪、奶牛及肉羊为重点,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创建宏康奶牛、旺晨蛋鸡、龙华肉羊3个标准化养殖场区。在蔬菜方面,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栽培设施化、管理现代化”的思路,加快推进蔬菜上塬,加快实施旧棚改造,建设了一批蔬菜育苗点,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区新增设施蔬菜1500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24万吨。在茯茶加工方面,按照“基地化、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的思路,培育茯茶龙头企业2家,培育泾渭、几于道、 德茂福茯茶品牌3个,全区茯茶产量达到3400吨。在苗木花卉方面,按照“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思路,发挥秦都花卉交易中心、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和双照绿林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每年新增苗木花卉3000余亩,全区苗木花卉总面积突破2万亩。
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现代农业园区集群。持续改善传统农业单家独户的分散生产方式,以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为依托,推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发展。双照紫韵园6000平方米生态餐厅建成营业,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新亮点。大秦六国苑饮食一条街基本建成,正在对外招商。红塬坊血麦食文化体验苑开发血麦系列产品20余种,红塬坊血麦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鑫诚农业园区12000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全面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区工厂化智能育苗的空白。裕丰农业园区蔬菜面积扩大到600余亩,成为我区目前设施蔬菜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德丰葡萄园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园区。宾果生态观光园灯光草坪、生态餐厅基本建成。马泉泾渭茯茶茶博园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全区发展农业园区20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华夏园区喜乐华竹苑荣获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力统一农业园区大秦农庄荣获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在努力提升广大种养殖户科技素质的基础上,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主要途径。每年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140期以上,培训农民1.5万余人次,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人。全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新阳光市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全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万盛蔬菜合作社),省级百强社4家,市级百佳社10家。全区发展家庭农场51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市级10家。全区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3个,省级“一乡一业”示范乡镇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积极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莽塬红红薯专业合作社的“秦都红薯”,是全区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万盛、鑫诚、恒绿蔬菜合作社大力开展净菜加工、配送,积极实施“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蔬菜常年供应西安、咸阳各大超市、酒店、企业、学校等。德宁公司示范栽植“克瑞森”、“夏黑”、“着色香”等优质无核葡萄200余亩,注册的“帝王红”葡萄为全区唯一通过国家绿色认证的农产品。宏康酸奶、旺晨鸡蛋、沣河野生珍禽等畜禽产品广受好评。咸阳泾渭茯茶公司开发手筑、经典等七大系列茯茶40余种,获国家驰名商标,茯茶的销售网点遍布全国 30个省市。
4、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按照农业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思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每年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6次以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5次以上,下发整改通知书50余份。每年完成农产品例行监测82个样,监督抽检农产品5200余个样,抽检结果全部合格。目前,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2个,认定无公害基地16个,推广无公害标识122万枚。创建基地准出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鑫诚蔬菜合作社)。我区农产品检测检验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荣获全市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认证工作先进单位。多年来,我区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5、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激发农业经营管理活力。全面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奠定良好基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稳步推进,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团队,每年确定百名农技员包抓1000个科技示范户,11个基层站所对口包抓德丰葡萄、鑫诚蔬菜、裕丰蘑菇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正在组建领导和工作机构,积极制定《实施方案》,筹备全区动员大会。初步确定渭滨办为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街办,陈杨办的王家庄、古渡办的永安堡、马泉办的马泉村、马庄办的林孟村为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村。
6、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区每年绿化造林2000亩以上,绿化道路10公里以上,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2个以上,完成西线北环线秦都段林带建设,开展公路沿线格桑花种植,2016年成功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今年即将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工作。把“中国暖温带森博园”建设项目作为重中之重,规划占地约2600亩,总投资约6亿元的苗木花卉产业高端示范园。目前已完成了项目区内地面清理工作,共栽植油松、大叶女贞等绿化树木300余亩,1000余棵。同时,以全面完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2016年共发放农机具补贴资金36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31台,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18.7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3%。
二、存在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我区农村几乎全部处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加之双照、钓台、沣东3个街道办移交托管,全区耕地面积大幅缩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效益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2、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任务更加紧迫。
3、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倍受关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几点建议
一要深入贯彻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绿色发展,聚力质量兴农,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二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蔬菜设施栽培、果业提质增效、苗木花卉扩张、休闲农业提升工程,力争每年新增苗木花卉2000亩、设施果蔬1000亩,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
三要规范土地流转,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依法规范土地流转,激发农村生产活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标准化、设施化、信息化、产业化、品牌化“五化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包抓机制,夯实包抓责任,着力推进20个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全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四要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扎实做好“中国暖温带森博园”等林业重点工程,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努力达到“地增绿、林增效、人增收”目标。
五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四大环节”监管,不断强化提升监管能力,力争每年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2-3个,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把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储藏、加工物流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骨干、带动农民的桥梁,力争每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家以上。
七要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荐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泾渭茯茶”、“秦都红薯”、“德丰葡萄”等农产品为龙头,不断扩大秦都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品牌带动生产、以品牌促进销售、以销售确保增收。
上一条:
关于我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
下一条:
关于环卫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政协咸阳市秦都区委员会 版权所有 © 2012-2013 技术支持:
万企互联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 电话:029-33229051 邮箱:QDZX33229051@126.COM
咸阳网站建设
咸阳网络公司
八五互联
第一主机